贵州出台若干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提出26条工作措施,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扩大稳岗拓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对不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5.5%的相关企业,按规定纳入金融助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符合条件的企业、个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和1000万元。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提高至90%,大型企业由30%提高至50%。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按照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推动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至1%。
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实施技能提升培训,以推动就业联盟建设为抓手,在磷化工、新能源汽车、轻纺三个联盟基础上,启动酱香白酒、大数据、旅游、家政养老、装备制造等联盟建设,开设100个校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分行业领域开展技能专项培训,住建、农业农村、妇联等部门围绕行业技能人才需求开展培训,人社、卫健、民政等部门围绕“一老一小”领域开展项目化清单化技能培训100个班次。聚焦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应届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各地将原在相关企业工作的失业人员中有技能提升意愿的青年、农民工纳入技工院校招生范围,适当放宽招生年龄限制。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技能人才2.5万人。
三是加强就业服务保障。通过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以及旅游等消费新热点领域挖掘一批岗位,扩大以工代赈等工程项目规模释放一批岗位,鼓励基层服务项目开发一批岗位,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挖潜一批岗位,2025年底前预计释放各类岗位40万余个。健全就业服务“一张网”,优化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通过优化布局、健全机制、开展评价等方式,促进省外劳务协作站提质增效。加强全省就业信息化“一库一平台”建设,推动个人创业“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就业服务水平。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创新,开展“创业黔行”专项服务活动,实施“返乡创业小老板”培育工程,推动创业就业从“出远门”向“近家门”转变。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供稿)